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第三十四週(週六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在彼得的頭一封書信中,在二章二十五節他說到基督是我們魂的牧人和監督,而我們的魂乃是我們內裏的所是,也就是我們的真人位。在五章一至二節他告訴長老們,務要按著神牧養神的群羊。按著神,意思就是我們必須活神;我們必須隨時隨處有神。我們在我們的悟性上、道理上、與教訓上有神,但我們在牧養人時可能沒有活神。當我們與神是一,我們就成了神。在我們牧養別人時,我們就有神並且就是神。按著神牧養,意思就是按著神屬性的所是牧養。神是愛、光、聖、義。…我們必須按著這四種屬性牧養年幼的、軟弱的和退後的。這樣,我們就是好牧人。  我們若要享受生命,並將生命供應別人,就必須牧養他們。真正生命的供應乃是藉著訪問人、接觸人而牧養人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五冊,一五四至一五五頁。)
最近的文章

第三十四週(週五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牧養是行得通的。我們不該想要作講道大漢,為自己立名。人可能受吸引來聽我們,但事後誰來照顧他們?佈道大會的路行不通,…福音大會可能有許多人,最終卻沒有多少人加給召會。我們也不該用知名人士在我們聚會中作見證。這不會拯救人,把人加給召會。…要有效的拯救人,路必須是藉著小的活力排;在其中每一個人都必須是牧人。這樣過了短時間,召會就會復興。沒有別的路比這牧養的路更有效能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四冊,五八○至五八一頁。)

第三十四週(週四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約翰福音不僅告訴我們,主是生命,(十一25,十四6,)也告訴我們,主是好牧人,祂來了,是要叫我們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(十10~11。)…約翰福音並且告訴我們,祂這好牧人要捨命,把猶太和外邦兩方面的信徒都合成一群,歸祂這一個牧人牧養。(十14~16。)  祂是牧長,(彼前二五4,)也是神群羊的大牧人,(來十三20,)要以祂作神羔羊的身分牧養我們,一直到永遠,領我們到生命水的泉,使我們永遠滿足,不渴又不飢。(啟七16~17。)祂這樣作,是完成神生機拯救的一大部分。  我們都得了重生,也都在主這位好牧人的牧養之下,我們就有分於神的生命,並在神的生命上得著滋養而長大成熟,(弗四13下,西一28,)顯出神的生命在我們身上的功能,為著完成神永遠的經綸,達到神永遠的目的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三冊,五○七至五○八頁。)

第三十四週(週三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最重要的,我們必須學習供應生命給別人。要這樣作,我們自己必須有生命。…因此,我們必須學習生命的功課,然後纔會知道如何供應別人。事實上,我們若有生命,無須刻意供應生命給人,生命就已經供應給人了。  我們不該想要給人錯誤的印象,認為我們有作事的方法,我們很聰明,或者我們甚麼都知道;反而,我們該簡單的幫助人信靠主,凡事倚靠祂。為此,我們該帶著禱告的靈和氣氛,幫助別人進入禱告的生活。我們需要製造一種氣氛,使人無論遭遇甚麼,都會禱告,仰望主,並且為著祂的同在和清楚的引導而依賴祂。  較軟弱的人也許需要我們忍耐,一再的接觸他。這樣不斷、忍耐的接觸會牧養人。這需要時間,但我們捨此無路。召會乃是藉著牧養而增長。…在召會裏只有領頭人顧到牧養是不可能的,每個人都必須拿起負擔照顧別人。這需要我們的忍耐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第二冊,八二八至八二九頁。)

第三十四週(週二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信徒重生、得著神作他們永遠的生命之後,還需要進一步得著神生命的牧養。在祂生機的拯救中,三一神中的父神,先用靈神重生我們,再在子神裏來作我們的牧人牧養我們,使我們在祂的生命中長大並生存到永遠。  牧養包括餧養,就像乳母用奶餧養幼兒,使幼兒得著滋養,像彼前二章二節所說的。主就是這樣委託彼得代替祂餧養祂的小羊,並牧養祂的羊群。(約二一15~17。)主也是這樣在召會中興起像彼得的人,作祂代表的牧人,來餧養祂的小羊,牧養祂的羊群。(弗四11,…。)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三冊,五○六至五○七頁。)

第三十四週(週一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當主在復活之後,並在祂升天之前,與祂的門徒在一起時,在祂一次的顯現裏,祂託付彼得,當祂不在這裏而在諸天之上時,要餧養祂的小羊,並牧養祂的羊。(約二一15~17。)牧養含示餧養,但牧養所包含的比餧養要多。牧養乃是給群羊周全、柔細的照顧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四冊,五七四頁。)

第三十四週(綱目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壹 牧養是給群羊周全、柔細的照顧;牧養是指顧到羊一切的需要。  貳 牧養的兩個基本元素是顧惜和餧養。  參 在主今日的恢復裏,迫切需要牧養。  肆 基督是好牧人、大牧人、牧長、以及我們魂的牧人。  伍 『務要〔按著神〕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群羊』。

第三十三週(週六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超越的基督,就是神在地上行動的中心與普及,向但以理顯現,供他珍賞,叫他得著安慰、鼓勵、盼望和堅定。…首先,超越的基督是在祂的祭司職任裏顯現,照顧祂所揀選的人。(但十5上。)祂的祭司職任是由細麻衣袍所表徵。…基督身穿細麻衣,這事實表徵祂的人性就是祂的祭司袍。在但以理十章裏,基督自己,神的中心與普及,乃是祭司,照顧被擄中的以色列人。祂在人性裏作祭司,照顧神被擄的子民。 第二,基督向但以理顯現,給他看見祂作王的身分(由精金帶所表徵),為要掌管萬民。五節下半說,祂『腰束烏法精金帶』。腰帶是為著加強。基督的作王身分不是由麻所表徵,乃是由精金所表徵。祂的祭司職任是屬人的,祂的作王身分是神聖的。(但以理書生命讀經,一一○至一一二頁。)

第三十三週(週五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在以賽亞六章四節我們看見,因呼喊者的聲音,門檻的根基震動了;這震動表徵莊嚴。在這節我們也看見,殿充滿了煙雲;這表徵可畏之焚燒的榮光。…對於在榮耀裏之基督的異象,以賽亞的反應是說,『禍哉,我滅亡了!』(5上。)以賽亞看見這異象,就領悟他是該被了結的,是該滅亡的。  我們必須注意我們的嘴脣,注意我們的說話。〔參5中。〕我們每一天都說太多話了。我們的話大部分是邪惡的,因為我們說的大多是批評的話。我們說到任何人或任何事,幾乎都是批評。這是我們嘴脣不潔的原因。…我們若把閒談、怨言和爭論除去,就會發現我們沒有甚麼可說的。我們需要像以賽亞一樣,領悟我們的嘴脣是不潔的。…每一個真正看見主異象的人都是蒙光照的。他所看見的異象立刻暴露他,並把他帶到光中。在路加五章,當彼得看見主的時候,立刻對主說,『主阿,離開我,因我是個罪人。』(8。)(以賽亞書生命讀經,四八至四九頁。)

第三十三週(週四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儘管神所揀選、所愛的百姓以色列背叛,滿有罪孽和敗壞,基督仍在榮耀裏坐在高高的寶座上。(賽六1~4。)這幾節指明,不管地上有何種光景,不管神的子民中間有多敗壞、墮落,基督仍在祂的榮耀裏坐在寶座上。  當以賽亞看見以色列人中間的光景時,他感到非常失望。…就在這時候主把他帶進一個異象裏,使他看見榮耀的主坐在寶座上。(1。)主好像對以賽亞說,『不要往下看光景。你若往下看,就會失望。要往上看我,我仍在這裏。那裏可能沒有好的事物,但在這裏一切都好。我是宇宙中獨一好的事物。你要看我。』…我們在召會生活裏,需要學習不要往下看環境,乃要往上看基督。…我們所仰望的基督不再在十字架上;今天基督乃是在寶座上。  百姓墮落了,但基督和祂的寶座在祂的榮耀裏仍是一樣。(1上。)這地上的一切都在更換改變,但基督從今日直到永遠,是一樣的。(來十三8。)(以賽亞書生命讀經,四六至四七頁。)

第三十三週(週三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彼得被主迷到一個地步,雖然整天受責備,還是跟定了祂,責備也責備不走。…彼得臉皮很厚,多次被主耶穌對付,還是照樣跟從祂。在主被賣的前一夜,…主說,『彼得,我告訴你,今日雞還沒有叫,你要三次否認你認得我。』(路二二34。)彼得不僅不信這話,還說,『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絕不會否認你。』(太二六35。)後來彼得在大祭司的院子裏坐著,有一個小使女來問他;這一問,他就否認主了。當時主轉過身來看彼得,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,就到外面去痛哭。(路二二54~62。)  彼得否認主,按理主也該忘記他。但是主沒有忘記他。在主復活那天早晨,天使對幾位婦女說,『你們要去告訴祂的門徒和彼得…。』(可十六7。)主也親自對抹大拉的馬利亞說,『你往我弟兄那裏去…。』(約二十17。)主稱門徒為弟兄,並且特別題起彼得的名字,這樣就把彼得奪取了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五冊,二八九至二九○頁。)

第三十三週(週二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馬太十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〔含示〕…父母、妻子、兒女都是人所最愛的,也是人認為最重要的;在不與主比較時,都是人應當愛的。但是,如果我們臨到一個環境,是需要在這二者之間有揀選時,我們該如何呢?…親人固然是人所寶貴的,但比起我們的主,就沒得比了。我們的主乃是比親人更寶貝的。(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,一九四至一九五頁。)

第三十三週(週一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一個人對任何事物價值的衡量,常是看他對那件事物的認識有多少。在馬太二十三章十六至二十六節的這段話裏,我們能看見,有的人看見一個非常大的聖殿,大部分是用金子建成的,就把這殿當作非常貴重的。有的人看見一個祭壇,和獻在其上的牛、羊、鴿子,就以祭壇為沒有價值的,而以牛、羊、鴿子為貴重的。有人照著律法,將薄荷、芹菜、茴香獻上十分之一,但對律法上那更重的事,就如正義、憐憫、信實,反倒不實行。有人對甚麼都很小心,就連蠓蟲也都濾出來,但卻把駱駝吞下去。有人急用杯盤時,只抹淨杯盤的外面,杯盤的裏面卻滿了污穢。…〔在這段話裏,〕主耶穌稱以上那些人為愚拙的、瞎眼的、假冒為善的。因為那些人完全不認識真實的價值,他們所有的價值觀全數是錯誤的。(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四冊,一九○至一九一頁。)

第三十三週(綱目)
【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續】

▶  壹 在基督裏的信徒,該有價值觀的改變。  貳 彼得看見基督自己在信祂的人是寶貴的。  參 以賽亞在沮喪中看見在榮耀裏之基督的異象。  肆 超越的基督在祂無上的寶貴裏向但以理顯現為一個人,這異象供但以理珍賞,叫他得著安慰、鼓勵和堅定。  伍 我們必須贖回光陰,享受基督作神無上的寶貝,使我們被祂構成,成為寶貴的人,作祂自己的珍寶;當我們活在祂寶貴的同在裏,享受祂作我們的分,正如祂享受我們作祂的珍寶,祂就將自己建造到我們裏面,把我們作成祂屬靈的殿和祂聖別、君尊的祭司體系,以完成祂心頭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