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哀歌五章一至十八節,耶利米是按照他個人、屬人的感覺而寫,但在十九節,他的立場和角度從自己轉向耶和華。在此他指向神永遠的所是和祂永遠不變的行政。耶路撒冷被傾覆,聖殿被燒燬,神的百姓被遷徙,但耶和華這位宇宙之主仍舊施行祂的行政。
神的慈愛和憐恤可能變動,但神的身位和祂的行政永不變動。在新耶路撒冷裏,神要在祂的身位和行政上完全得著揭示:祂的身位是永遠的王,祂的行政是祂那永遠、不能震動的國;(來十二28,啟二二3;)這二者乃是神在對付祂子民的事上不可搖動的根基。(聖經恢復本,哀五19註1。) 書信中的寶座是施恩的寶座,從這寶座我們受憐憫、得恩典。(來四16。)啟示錄中的寶座乃是審判的寶座,從這寶座世界受審判。至終,在執行了神一切的審判之後,神這寶座要成為永遠生命供應的寶座,從這寶座要流出生命的活水,帶著長在其中的生命樹,作神贖民在永世裏的供應。(啟四2註2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