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聖經的真理是兩面的。就著客觀的一面來說,不錯,祂是天上的主,在萬有之上,尊高至大,又威嚴、又榮耀。但另一面來說,這位主實在是在我裡頭,對我說話,和我交通,與我同行,隨時供應我、支持我、安慰我。…這位主今天還是賜生命的靈,祂是生命之氣,祂在你我裡頭作我們的生命,作我們的供應,作我們的力量,甚至作我們的人位。
如果我們只注意客觀的道理,而忽略主觀的一面,我們就不能成就神永遠的旨意。神永遠的旨意就是召會。客觀的道理是為著主觀的真理,而主觀真理的經歷乃是為著產生召會。…實際的召會生活乃是出於我們對主觀真理的經歷。我們有了主觀真理的經歷,召會自然就產生出來。
再者,所有主觀的真理都是聯於靈,也都是聯於生命。…召會的產生,乃是因著靈,因著生命。因為我們憑靈活著,也活在生命中,我們就有主觀真理的經歷,也就有召會生活。
約翰福音這卷書一直講到我們對主該如何有主觀的經歷。祂成了肉體,就是為著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來。祂作了活水,要我們喝祂。祂成了生命的糧,要我們喫祂。祂也成了生命的氣,要我們呼吸祂。…我們要把主接受到裡面,到這樣一個主觀的地步,就如同把水、食糧、空氣接受進來一樣。…這些主觀的經歷乃是為著產生召會。…我們把主接受到裡頭,結果就是叫我們成為召會裡頭的分子。(聖經中的主觀真理,一三、一八至一九、三七頁。)